峰丛密布、岩石裸露的喀斯特山区,曾是制约发展的天然屏障;如今,在广西药用植物园科技团队的精准帮扶下,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正上演一场“石缝生金”的产业变革——依托科技力量,在石漠化山地上开辟中药材种植新路。
科技破局:从“无路可走”到“点石成金”
面对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的困境,板升乡政府锚定“向石山要效益”目标,但苦于缺乏适生品种和种植技术。关键时刻,广西药用植物园伸出援手,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调研当地气候、土壤和野生药材资源,为板升乡开出产业发展“良方”。
科技赋能:专家团队“把脉开方”
6月10日,广西药用植物园的科技特派员宋利沙、林伟、翟勇进、徐永莉一行四人深入板升乡,开展“党建引领”中草药种植技术推广培训。他们向向全乡52名包村副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和致富带头人,系统地讲授山豆根、骨碎补、钩藤、两面针四种适生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并创新性提出“骨碎补石上种植法”。
科技示范:从理论到实践的“零距离”指导
理论培训后,科技特派员团队马不停蹄赶往板烈村,现场示范石山种植技术。他们手把手指导农户如何在岩缝中定植、如何优化基质保水保肥,确保技术真正落地生根。“以前觉得石头山上种不了东西,没想到专家一来,石头缝里都能长药材!”一位参训村民感慨道。
科技支撑:从试点到推广的产业蓝图
目前,在广西药用植物园的科技助力下,板升乡已在升平、板烈、弄冠等八个大石山区村率先启动中药材种植试点。科技特派员团队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将帮助建立品种筛选、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流程技术体系,为后续万亩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引领:石漠化治理与乡村振兴双赢
“科技特派员的帮扶,让我们看到了‘石山生金’的希望!”板升乡党委书记杜厂表示。广西药用植物园的科技赋能,不仅有望帮助板升乡让荒石坡变成“绿色银行”,更能帮助推动探索出一条“科技+生态+产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让更多石山地区群众享受到科技兴农的实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