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自治区中医药局、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和旅游厅、卫生健康委、广电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桂中医药发{2021}21号)(以下简称《方案》),现对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一、出台文件的背景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区中医药大会,修订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条例》,奋力推动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精神,结合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2.《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3.国家中医药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
4.《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条例》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区中医药大会精神,深入挖掘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传导功能,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生产生活,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健康广西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四、主要原则
起草、制定《方案》的主要突出“四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正确发展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特色优势,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与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特色优势,让中医药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三是坚持守正创新。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推广科学正确的中医药文化观,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成为全区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四是坚持统筹谋划。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中医药文化弘扬工作格局。
五、主要目标
一个明显提高:到2025年,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对八桂文化传承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成为引导群众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主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打造“十个一批”:推广宣传一批中医药壮瑶医药非遗项目;整理制作出一批中医药壮瑶医药名医、名家纪录片;创作一批面向不同受众的中医药文化作品;创作一批中药材资源科普和中医药壮瑶医药疾病防治科普作品;打造一批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开设一批中医药文化专栏;建设一批展示馆、体验馆、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建设一批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支持中小学建设一批中医药校园文化知识角。
开创新局面:通过打造“十个一批”文化品牌,让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精髓得到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进一步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守正创新开创新局面。
六、《方案》主要框架
《方案》分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五个部分,从4个方面10条内容明确了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提升工程的实施路径。
(一)深入挖掘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精髓。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推广宣传中医药壮瑶医药非遗项目。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资源梳理,做好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时代阐释,创作中药材资源科普和中医药壮瑶医药疾病防治科普作品。
(二)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融入生产生活。打造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一批展示馆、体验馆、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深化中医中药中国行,推动中医药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方法,建设一批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三)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丰富中小学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教育,鼓励各地将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有机融入培训课程中,鼓励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丰富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进校园形式,开展“桂十味”及“31味区域特色药材”辨识科普活动等相关活动,鼓励各中小学定期组织开展眼保健操比赛等活动,普及适宜青少年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四)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传播机制建设。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队伍,建立自治区级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班。建立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机制,开展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为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文化的传播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链接:自治区中医药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2021—2025年)》的通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