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方案》的制定背景和依据
2020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为加快广西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补齐我区医药卫生人才短板,提升医药卫生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健康广西战略,在贯彻落实国办发〔2020〕34 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医学教育发展情况和广西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经过广泛征求有关厅局、设区市政府、有关学校意见,自治区政府制定了《广西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我区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更完善,医学专业结构更优化,主要医学学科水平明显提升,医学教育特色初步体现,各类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广西特色、适应我区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医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群,医药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卫生健康事业能力显著增强。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任务
《实施方案》包括三大项任务,分别是: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全力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具体包括14条举措:
1.坚持以需定招,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中医学类专业教育。
2.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支持增加医学博士授权单位,扩大医学紧缺学科的研究生招生规模。
3.进一步加大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推进全科医生薪酬制度、聘用管理等改革,提升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推动医学院校完善多层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4.加快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布局建设2—3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高校协同育人,进一步发展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
5.着力推进高层次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鼓励设置交叉学科,推进“医+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改革。
6.推动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生源质量。
7.深化本科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医学生专业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着力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
8.扩大中医中药类专业招生规模,加强中医药经典能力培养,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教育。
9.强化医教协同,加强和规范高校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管理,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
10.实化医学院(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医学教育管理职能,强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统筹管理。
11.积极实施医学教育质量评估认证制度,到2030 年全区符合条件的医学类专业全部接受国家组织的专业认证。
12.推动综合性大学与高等医学院校加强科研联合攻关,加快建立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
13.以培养临床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健全和完善住院医师(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
14.健全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强化学习结果的运用,持续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四、《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注重协调配合,结合职能职责研究制定并落实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实施重大战略工程。推进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改革创新,支持广西一流医学院校、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点授权单位、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国家和广西重点实验室、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等建设,以及支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等重大改革。
三是保障经费投入。积极支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学科、住培基地建设经费支持力度。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按照规定落实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
关联文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