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互动 > 在线访谈

广西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情况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19-05-22 17:25     来源: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作者:
【字体: 打印

时间:2019年5月22日 10:00

地点:广西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产业处处长  戴前富

主持人: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罗联生



出席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就座的领导。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医药壮瑶医药是广西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振兴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康广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先后出台了《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 展十三五规划》《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本轮机构改革中,在原自治区卫计委中医药管理职责的基础上新组建了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部门管理机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姚春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产业处处长戴前富先生。

首先,请姚春女士作介绍。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罗联生。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春:

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部门管理机构,并于2018年11月15日挂牌运行。半年来,我局党组解放思想 ,立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点从健康、文化和经济产业着力,发挥好中医药五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通过推进中医药的健康扶贫,补齐中医药服务体系的短板,形成了中医中药相互促进,事业产业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广西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主要成效和2019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重点,提高人们知晓度,增进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持续推进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向前健康发展。

一、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是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不断完善。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确立建设中医药民族医药西部强区的发展目标。自治区层面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等政策措施,成立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领导小组,为全面推进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

二是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全区拥有公办县(区)级以上中医医院98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5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57所。全区共建有808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91%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提升了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三是中医药深度参与医改取得新进展。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组建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深入开展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中医医院工作,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落实中医药价格倾斜政策,新增我区66种民族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有效促进了民族医的发展。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柳州市中医医院与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形成的三江模式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肯定。

四是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取得新成效。积极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得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该院脑病科(脑梗死)以及瑞康医院肿瘤科(原发性肝癌)入围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玉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被确定为华南区地区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壮医诊疗中心建设单位。1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通过了验收。

五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发展。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建立学术经验传承推广平台,培养一批中医药骨干人才。目前,我区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2名,广西名老中医54名,广西名中医142名,广西乡村名中医109名,构建了涵盖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骨干网络。

六是传承保护能力得到增强。在中医药壮瑶医药理论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编写出版《壮医病证名称规范》《壮医病证诊疗规范》等一批主干教材,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二、三卷)、《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等。在中药资源保护方面,广西药用植物园保存面积和保存物种居世界第一,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广西已查清中药资源7088种,资源总数暂居全国第一位

七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建设方面,已建立29种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示范基地、5种药材野生抚育生产示范基地。玉林市建有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获中国南方药都称号。全区目前正在开展中药材示范基地遴选,推进定制药园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在制药工业方面,我区共有医药生产企业221家,中药民族药生产企业109家,主营业务收入占我区整个医药工业的68.2%。具有中成药批准文号2783个,拥有三金片、正骨水、血栓通、金嗓子、花红片、青蒿琥酯等全国驰名品牌。共有医疗机构制剂1196个,其中中药制剂541个,民族药制剂13个。在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旅游方面,加强中医药与养老养生旅游的融合开发,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南宁市列入全国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中医壮瑶医健康养老方面,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建设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八是中医药文化宣传取得新成绩。每年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2018年,在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总决赛中,广西代表队荣获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九是中医药国际交流结出新硕果。广西作为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区域,经过三年的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一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巴马论坛),进一步扩大了传统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二、2019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重点

为谋划好2019年广西中医药发展工作思路,中医药局领导带队到部分区直单位、各地市县调研,与柳州制药、梧州中恒集团等制药企业座谈,加强与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厅、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科技厅、文旅厅等有关部门对接沟通。了解中医药发展现状,学习行业管理经验,广泛征求行业管理干部和专家代表意见建议,2019年重点将抓好“八个一”工作:

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鹿心社书记在全区省级领导和厅级主要负责同志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以及陈武主席充分发挥我区特色优势,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的指示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将中医药工作充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出台加快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广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修订一个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修订工作,改变我区中医药壮医药条例与中医药法不相适应的状况,切实解决中医药壮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提升中医药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水平。

打造一批模板:探索打造一批中医药参与医改的模式和经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中医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以三级中医类医院为龙头,以中医优势病种为纽带,建立若干覆盖三、二级医院与社区的中医优势病种专科专病联盟。完善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医保支付等的保障机制。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落实医保对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的鼓励政策,争取加大医保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推广使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

推进一批项目:推进传承创新工程、健康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贫困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现29个贫困县中医医院帮扶全覆盖,推进近1000个基层中医馆建设,不断完善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中医壮瑶医服务能力。

实施一个工程:落实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项目。遴选培养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及岐黄学者后备人选,挖掘整理提升学术思想,扩大学术影响力。加强全国中医临床、中医(西学中)优秀人才等骨干人才培养,夯实人才基础。通过市、县级中医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巡回医疗、对口帮扶等形式,合理使用人才,缓解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的难题。

构建一个平台: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中医药科技资源,构建中医药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壮瑶医基础理论整理和提升,制定完善壮瑶医临床诊疗标准和指南。继续开展对中医药壮瑶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加强对广西道地中药材、壮瑶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加强中药院内制剂以及提升特色院内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打造知名品牌制剂,对名优中药壮瑶药进行二次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中医药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做大一个产业: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开展三个一批示范基地建设。遴选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开展定制药园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打造中医药助力脱贫攻坚的样板。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以此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与医保、药监等部门沟通,制定出台更利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医保政策,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制定出台中药产业发展政策文件,更大程度激发中医药产业发展活力和潜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区中药饮片产业,助力中药产业扶贫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一个窗口:依托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广西),建设高水平合作平台,建设一批中医药合作示范基地,打造中医药壮瑶医药合作新窗口。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与香港、澳门联系,推动健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机制,将中医药研发优势与广西丰富独特的中医药技术和民族医药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

总的来说,我们要坚持把中医药融入广西经济发展大局和卫生健康全局,在健康广西建设中提高中医药的贡献率和显示度,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姚春答记者问。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罗联生:

谢谢姚春女士。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香港商报记者:新组建的自治区中医药局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产业处处长戴前富:

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举措:

一是以政策为基础,构建中医药产业良好发展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中医药产业良好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等有关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明确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具体措施,通过建设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提高和完善中药材标准、完善中药材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具体对策提升中药材产业化水平。

二是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落到实处。一方面正在开展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遴选,进一步发挥我区中药资源优势,加快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定制药园”工作,指导中药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建立一批“定制药园”,助推我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三是以服务为宗旨,助推各地市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一是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指导,在区内建设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根据我区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在南宁建设中药材技术引领核心区,在玉林建设中药材市场引领核心区,在柳州、桂林、梧州、钦州、贵港、贺州、百色、河池等市建设8个“中药材产业示范区”。二是指导建立中药材初加工基地,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尤其是中药饮片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三是积极落实自治区《关于落实广西生物医药产业千亿元目标攻坚方案》中“促进壮瑶药产业振兴”的要求,促进壮瑶药衍生产业发展,实现广西特色民族药产业全面振兴。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产业处处长戴前富答记者问。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随着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建成投入使用,壮医药得到了有效的传承,请问,如何打造壮医药发展高地?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春:

壮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区具有独特优势的卫生资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千百年来在保障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独特的积极的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壮瑶医药的发展,投资15.22亿元建设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已于20189月正式投入使用,促进了我区壮瑶医药资源的整合和事业发展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打造一个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壮医药发展高地。

(一)打造壮医药人才聚集高地。不断加大壮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科研方面高精尖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培养。通过建立“传帮带”、“引进来”、“走出去”制度、举办“中学壮”“西学壮”培训班、打造“专药、专技、专医、专科、专院”五专工程,逐步形成壮医药人才聚集高地。

(二)打造壮医药诊疗服务高地。进一步完善壮医药临床路径和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打造一批综合优势明显、专科特色突出的重点学科及专科。重点推进壮医治未病中心和壮医康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为老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壮医特色诊疗以及壮药的特色汤剂、膏方、药膳等健康服务。

(三)打造壮医药学术研究高地。对壮医药基础理论重新梳理、提炼、修订、统一,规范壮医药教材内容。加大壮医药经方、民间验方及技法的传承挖掘力度。逐步完善壮医药理论指导临床方面的探索与整理,制定壮医药临床诊疗标准。进一步推动壮药纳入国家药典及壮成药国家新药的注册申报工作。

(四)打造壮医药国际交流合作高地。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盟各国技术协作,通过壮医药专家交流访问、学术讲座、医疗保健、进修培训、科研合作等方式,扩大壮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逐步形成壮医药国际交流高地。

近期,我们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全力支持,将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列入全国21个少数民族医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支持其开展壮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做大做强壮医药。我们坚信,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壮医药发展高地的建设指日可待。

广西民族报记者:广西药用植物4.0计划是基于什么背景下提出的?主要开展哪些研究?对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起到什么作用?




广西民族报记者提问。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产业处处长戴前富:

广西是药用植物资源大省,是我国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与东盟地区在药用植物应用领域具有很强的同源性与互补性,但是目前广西自主创新能力弱,原创性技术少,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引领东盟地区药用植物领域发展。

广西提出药用植物4.0计划主要基于中国-东盟12000种药用植物的转录组数据,通过建立一平台(药用植物大数据中心)、实施两应用(生物制造、新产品智慧创制),进行大数据集成分析和智慧药物设计,以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为核心技术实现智慧集成,达到单体生物合成、新药开发和保健产品的智慧创制,解决广西新产品研发不足、近20年几乎没有自主研发产品这一制约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推动广西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高广西中医药科技水平、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打造健康资源战略高地,为健康中国、健康广西服务、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

广西药用植物4.0计划由广西药用植物园牵头,同时汇集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

此外,广西药用植物园还联合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大基因等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机构共同实施,推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

南宁新闻网记者:广西将如何继续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




南宁新闻网记者提问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春:

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下,广西中医药参与医改工作实现了同部署、同落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柳州市是国家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改革试点中,柳州市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色,积极探索中医药支付方式改革,锁骨骨折、混合痔等疾病实行“按价值付费”,实现了医保、患者、医院三方受益。这只是中医药参与医改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自治区还将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中医类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以三级中医类医院为龙头,以中医优势病种为纽带,建立若干覆盖三、二级医院与社区的中医优势病种专科专病联盟。

二是完善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医保支付的保障机制。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落实医保对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的鼓励政策,争取加大医保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推广使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

三是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和健康扶贫工程项目建设,遴选建设一批自治区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中医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建设一批中医外治法示范基地,遴选一批中医康复服务示范医院,推进中西医临床协同,围绕重大疑难疾病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强化治未病科与临床科室协同与服务模式创新,完善医疗机构治未病工作机制

四是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开展贫困地区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深化贫困县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实现所有国定贫困县中医医院帮扶全覆盖。大力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罗联生:

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进行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姚春女士、戴前富先生!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会。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