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们是21级大学生,就读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这个暑假中,我们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开展了关于壮瑶医药的暑期社会实践。壮瑶医药是我们广西人民的宝贵财富,为了调研清楚民众对壮瑶医药的认知度和壮瑶医药的宣传力度,我们决定实地走访,开展了探访患者,采访路人,发放问卷,进行科普宣传,线上问卷,等活动。我们根据已知数据分析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中医壮瑶医药的发展与传承。
我们团队去往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查阅了壮瑶医药的相关书籍,对壮瑶医药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的藏书颇丰,可见壮瑶医药的知识传承完整性,说明我们对于壮瑶医药传承的保护足够重视!之后,我们参观了中医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等地,感受我们中医文化的历史底蕴。团队总结,当下对壮瑶医药的保护力度,是足够重视的。
为了得到更深一步的数据,团队去往了广西中医药医院,和医师说明了情况,采访了几位患者。团队询问了患者为什么选择中医院,据了解,患者对西医的排斥心理主要是怕“动刀子”,而中医擅长调养,再者是“动刀子”价格不菲,中医更受青睐。小病中医调养,大病西医动刀,疑难杂症中西医结合!团队还了解到,患者选择中医医院,也有自身对中医有一定认知的原因。团队总结,患者群体对中医药认知度较高,也受周围有中医治疗经历的亲友影响。
为了了解广大民众对壮瑶医药的认知度,我们实地去往南宁的南湖,朝阳广场等地采访路人,发放问卷。我们就大家对壮瑶医学认识不足的现象进行深入探索与宣传科普,希望打破公众对于壮瑶医学的错误认知,增强对壮瑶医学的了解,从而开发和利用好这一珍贵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采访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我们发现,民众大多对壮瑶医药的认知度处于一个较低乃至空白的水平,超过70%的人不知道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范围有壮医筋针刺、瑶药热熨治疗等17项医疗技法,超过70%的人不知道壮瑶医药申报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没有听说过广西有关于壮瑶医药发展的政策。团队总结,当下壮瑶医药的宣传力度较小,民众缺乏接触壮瑶医药的机会。
团队在认真分析过已知数据之后,对壮瑶医药的宣传有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普遍提高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壮瑶医药的著名医师,治疗案例,相关政策,场馆规模等要让广大市民看得见,信得过。只有市民真真正正地了解了壮瑶医药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使用它,宣传它。对壮瑶医药的科普工作不仅仅是医馆、政府、相关院校的责任,保护和发展好这一优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都有义务。
二,加强科普门户网站的建设,利用宣传媒体(如:抖音、bilibili等)开展壮瑶医药的科普教育和宣传,征集一定数量的视频合集等。重点扶持一定数量的相关科普刊物。电视和广播可以在确保现有科普栏目和播出时间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新的栏目,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推出精品和亮点。
三,充分利用现有的场馆(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和可利用的空间(如:城市中心绿地、社区居民小区)开展壮瑶医药教育和宣传,开辟一定数量的科普画廊、宣传栏等,也可举办一些一定规模的科普展览。
四,推进科普场馆建设,形成以一批具有专业或产业特色的科普教育博物馆为辅助,以成片科普教育基地为基础的多元性、层次化的科普场馆网络。
五,结合一些重大节庆活动(如:重阳节、三月三等),宣传普及壮瑶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发展新动态,科普新读物,中医技术新成果,中医技术和科普工作先进人物等。
此致!
愿壮瑶医药未来发展越来越好,祝领导工作万事如意!我们也希望得到你们的及时反馈,就中医药壮瑶医药深入交流,促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壮瑶医药小组
2022年8月2日
韦祥阳同学,你好,《关于中医药壮瑶医药科普宣传的一些建议》收悉,衷心感谢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对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自治区中医药局通过大型义诊、民族医技法展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帮扶、中医药文化科普进校园和社区、中医科普知识讲座、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与各大主流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开通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平台,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播。先后组织专家在桂林市崇华中医街、南宁市天堂村、南宁市航洋城和河池市巴马县举办系列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2020年以来累计遴选三批32家广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21年,自治区中医药局联合6部门出台《自治区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力打造“十个一批”中医药文化品牌,全年累计开展文化宣讲29场,视频、图片直播吸引近13万人次浏览,制作30余集“千名医师讲中医”和60余集“八桂中医大讲堂”科普视频,全区各级开展宣传活动400余场,中医养生知识惠送千家万户。创新开展2022年结对共建广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品牌活动,促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及广西药用植物园共4家区直单位与南宁市玉兰路小学、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幼儿园等6家中小学、幼儿园结对签约,助推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大力推动广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目前,我局正在制作“桂十味”道地药材科普短视频、全国和广西名老中医学术及医技传承科普视频、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中医壮瑶医特色技法科普视频,计划于11月在有关平台播出。
下一步,我局将通过挖掘中医药文创产品,丰富各类中医药文化活动、平台和服务,进一步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推动中医药进一步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打造广大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