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养生,是指生活作息要有规律,要顺应自然,使人体内在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相适应,从而达到内外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根据中医养生保健理论,正确的生活起居行为有:日常生活中起床时间、三餐时间、就寝时间等都应有规律,并养成习惯;四季穿衣不仅要美观,更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物。
中医认为,睡眠可以调养人体的阳气,在春夏季节应当多运动,少睡眠;秋冬季节应当少活动,多睡眠。夏季午睡,是保护阴液、减少损耗、抵御暑热的重要方法。《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睡眠与醒寐是阴阳交替的结果,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这两个时点的睡眠有助于人体经气的“合阴”及“合阳”。
三 餐
要达到养生的目的,必须做到五味调和、饮食有节。“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饮食要有规律,即按时进食;二是饮食的量要有节制,不要过饥或过饱。古人非常注重定时饮食,如《吕氏春秋·尽数》中的“食能以食,身必无灾”等。定量饮食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一般而言,提倡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春天要养成“春捂”的习惯。衣服根据天气变化和温度的提升,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慢慢增减。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腿部及膝盖的保暖。
夏天阳气旺盛,衣着需重点对人体胸部和背部进行保护。养生学建议,夏季不仅要多预备衣服以便出汗更换,还可以晚上睡觉穿着。
秋季昼夜温差大,冷暖变化无常,气温极不规律,非常容易导致人体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俗话说春捂秋冻,也就是说秋季的服饰不要太厚重,适当穿少一些,避免出汗,对预防疾病也能起到有利效果。
冬天需要闭藏身体阳气,勿使外泄。在衣物的选择上,不仅要避免过于单薄而受风寒,也要避免过于厚重、密不透气,致使出汗阳气泄露。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